做最好的机械设备
全国咨询热线:400-123-4567

《繁花》到底是好还是烂?如果不懂上海,自然就看不懂《繁花》_1

发布时间:2024-03-12 13:32:08 人气:

老周
摘要:2023年末《繁花》开播,迅速成为影视圈的热点,各种评价铺天盖地,但却是两极分化,好评和恶评相互撕裂。作为一个上海本地影迷,对于《繁花》是肯定的,而那些差评,只能说如果你不懂上海,自然就看不懂《繁花》。




2023年末《繁花》开播,迅速成为影视圈的热点,各种评价铺天盖地,但却是两极分化,好评和恶评相互撕裂。作为一个上海本地影迷,对于《繁花》是肯定的,而那些差评,只能说如果你不懂上海,自然就看不懂《繁花》。
对于《繁花》的诟病,首先是暗淡的镜头色调——被戏称为“红烧肉”色调,这倒是上海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色。可是,这是王家卫的作品啊,王家卫作品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对镜头的处理,对光影的艺术表现。如果和其他的影视剧一样,那就不是王家卫作品了。
王家卫对《繁花》这部剧是极为重视的,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剑,用了六年的时间进行准备,再用了三年的时间拍摄。一部三十集片长的电视剧,竟然拍了三年,这在别人手里,简直是无法想象的,但是在王家卫手里,就是太正常了。而且这是王家卫的第一部电视剧,自然是很花心思的。
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,不仅仅是在篇幅的长短上,更重要的是,拍摄的器材、角度也截然不同。而王家卫完全是在用电影的手法拍电视剧,所以《繁花》呈现出来的完全是电影的品质。这简直就是一部三十集的长篇电影,是一种对电视剧的降维打击。
到底是王家卫,《繁花》的镜头虽然色调比较暗淡沉重,但在光影处理上,堪称完美,甚至每一帧都可以单独成为一幅充满艺术气息的画作。
如果连这点都无法接受,确实不必看《繁花》了,因为你不懂王家卫。




而《繁花》的镜头感无疑展现了一种浓郁的历史感,很多人都认为《繁花》不像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剧,而更像是反映1920年代民国时期的上海。
没错,《繁花》确实带着厚重的民国范,但是要知道,1930年代到1930年代的黄金十年,才是上海一跃跻身国际大都市的最关键的时期,这段时期可以说奠定了上海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的地位,开创了魔都的无限魅力。所以,民国范无疑是海派气韵的灵魂。直到八九十年以后的今天,海派文化中依然有着民国范的余韵。如果没有了民国范,那么海派文化就等于是被抽筋剥皮了。
看来王家卫还是很懂上海的,虽然他是香港人,但却是出生在上海,5岁时才随父母从上海移居香港。王家卫的上海,来自童年的影响和父母的描述,对于上海,王家卫同样有着深深的情怀。或许不如上海本土导演,如谢晋、黄蜀芹对上海的认识那么深刻,但王家卫心中的上海,更是有着一种源于亲近的向往。




也有人说,《繁花》里表现不是上海而是香港,1990年代的上海黄河路哪有这么灯红酒绿?应该说,当年的黄河路确实有这么奢靡,入夜以后人来车往人声鼎沸十分热闹,十来米宽的黄河路经常是堵得难以通行。霓虹灯也是五光十色,几乎可以将夜空映照地如同白天,不过色彩过于浓烈,大红大紫,土气有余精致不足,充满了暴发户的那种张扬。
要说不像90年代上海的细节,就是当时即便像阿宝、李李那样的商界成功人士,无论是服装还是妆容,都没有片中这样精致,用今天的眼光来看,甚至是有些粗傻之气。
至于说黄河路餐馆的老板过年放鞭炮,确实非常火爆。当年老周就住在九江路,虽然不是美食街,却是一条时尚服饰街,全是卖梦特娇T桖、皮尔卡丹皮鞋、迪爱多纳运动鞋这些铭牌,岛了农历新年,尤其是大年初五零点迎财神,鞭炮演化放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,整条马路简直和枪林弹雨的战场无疑,带着浓烈火药味的烟雾呛得连眼睛都睁不开。别说是排成88字样的“大地红”鞭炮,就是几万元的一只的“大蛋糕”(大型箱式烟花)都是此起彼伏。天亮后满地的鞭炮碎屑就像是铺了一条红地毯……这场景比剧中更为夸张。




对于《繁花》的评价,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,一个还算得上资深的影迷,自然是点赞的。而且身边很多人,对《繁花》的评价都是很高的。虽然我们要比阿宝的年纪小一些,90年代才刚刚踏足社会,还没有机会像阿宝那样已经在商海沉浮,但毕竟是亲身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上海,是亲身感受了那个年代的蓬勃发展。片中的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词汇,道具以及不经意间响起的那个时代的老歌,虽然不能说完全复原了那个时代,但这一切都仿佛穿越了时光,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。
只有懂上海,才能看懂《繁花》。
老周几乎可以断言,给《繁花》打差评,甚至是嗤之以鼻的,绝大多数都没有90年代在上海生活经历的人,自然是无法品味《繁花》里传递出的海派韵味。
还有人说,不知道《繁花》在讲什么。其实剧情很简单,就是阿宝90年代在商海拼杀的故事,有做股票,有做外贸,还穿插了和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。
《繁花》正如魔都上海,总是那么魔幻。说到上海,很多人总是充满了狭隘的偏见,甚至有些人即便来到上海打工或是创业,却依然对上海满满的反感、厌恶。稍有点风吹草动,就对上海大加诟病,动辄就说上海人排外——现在的上海街头,地铁上,公共场所,很少能听到上海话。现在上海人和不熟悉的人说话,开口都是普通话。这种情况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,北方城市不说,在广州或成都,当地人开口哪有不说广东话、四川话的?就这,还说上海人排外,实在是太岂有此理了。




《繁花》是分普通话版和沪语版两种版本,当然是要看沪语版了。就好比北京风情的影视剧,远的如《大宅门》、《四世同堂》,近的如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》、《情满四合院》、《芝麻胡同》,如果这些京味影视剧里的演员,不是说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,而是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,那味道就差了很多了。所以,《繁花》也一定要看沪语版,只有上海话对白才能表现上海的味道,毕竟有很多非常生动的沪语俚语,普通话完全无法表现那种意味。
相信,真正的上海人都是会喜欢《繁花》的。
也只有真正懂得上海,才会看懂《繁花》。
(本文图片来自网络)
老周,本名周明,曾用网名光亭,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,曾多次在凤凰卫视、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。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,可在微店“知兵堂书店”、某宝网店“知兵堂书店”上咨询购买。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“老周军事”,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。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“老周新观察”视频号,解读军事热点,敬请支持。

产品名称二十二
产品名称十九
产品名称十五

在线留言

平台注册入口